
1.一體化
符合人體工學設計,外觀簡潔明了,可靈活置于教室區域,無需單獨機柜存放,不占用教室空間,可適應不同的授課方式和課堂組織形式。
2.融合性
為適應智慧教室、未來課堂等新型授課方式,電子班牌將多媒體中控、錄播、互動、分組教學等系統融合成一臺設備,規避系統集成電子班牌方案因設備繁復導致的故障隱患,為智慧教室的常態化使用提供了先決條件。
3.簡易化
借鑒智能手機的易操作特點,教師只需像使用手機一樣點擊觸摸一體機,便可使用教室內的各種軟硬件設備,開展信息化教學,真正地將教師從復雜的設備操作中解放出來。
4.前瞻性
采用軟硬件一體化、模塊化設計,初期可進行基礎模塊部署,在未來可無縫擴展其它模塊,無需額外購買其他設備,統一規劃,分步建設。
5.智能化
設備可智能產生相關的運維數據、教學行為數據,最后匯聚成大數據,為決策提供科學客觀的有效依據。
6.物聯化
支持無縫擴展物聯控制模塊,實現教室內的燈光、窗簾、空調等設備智能監控和調節,打造最佳智慧教學環境。